“反性侵”猛击知名人士,黑名单还有多长

2018-07-26

原文来自「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反性侵”猛击知名人士,黑名单还有多长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刘怡仙 张玥晗

南方周末实习生 张问之

责任编辑 | 吕宗恕


01.jpg

2015年3月24日,广州公安刑侦大队民警来到顺德职院为女大学生开展防性侵讲座。警官讲述一些性侵犯罪案例,有些尴尬的情节惹得女学生发笑。(视觉中国/图)

短短三天,一场“反性侵、反性骚扰”大火从公益圈燃起,正在向其他各界蔓延。民主议事规则专家袁天鹏、乙肝斗士雷闯、环保领域知名公益人冯永锋、媒体人章文……多位知名人士被举报性骚扰及性侵,而这个名单依然还在增加,这场维权运动仍在不断扩大。

“为什么公益圈的性侵曝光好像来得更猛烈,我认为因为公益行业,大家都很强调平等的价值观,所以大家对于这些事更加不能容忍。”

主动曝光雷闯者希望,以此推动在反性骚扰、反性侵上获得共识,并建立相应机制。

“我说一件三年前的事儿吧”,这一看似简单的千字帖揭开了知名公益人雷闯涉嫌实施性侵行为。这样的举动进一步鼓舞了更多女性通过自媒体勇敢发声,诉说曾经遭遇的惨痛经历。

在自媒体发达的当下,晓宁(化名)的举动迅速引爆中国公益圈。短短三天内,从雷闯、袁天鹏至冯永锋等多位公益圈“大佬”被举报实施性骚扰及性侵。

有人说,这是中国公益圈最黑暗的一天,头顶道德光环、口喊平权口号的公益形象遭遇前所未有的幻灭。也有人说,这也是重塑公益圈形象,树立公众信心,推广性别权利意识的机会。毕竟,他们一直在追求平等与尊重。

这一场打破沉默许久的维权行动还在继续,并燃至其他行业及领域。我们到底该如何维护自身权利,学会尊重他人?

1. 难以言说的故事

从北京安定医院出来,晓宁一口气完成了2600多字的“控诉书”,指控三年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起性侵事件。

过去的数天,她一直在纠结该如何书写这样的“故事”。“性侵”“非自愿性侵”,这样的字眼她在电脑上敲不出来,只好删了又删,改了又改。不能不严肃,那不忠于自己当时的感受;不能过于沉痛,以悲惨形象示人也不是她的本意。

在确诊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重度抑郁症后的这天晚上,她确认自己是真实冷静的状态下,写下了遭遇性侵的过程及往后的心理变化。“没有添油加醋,忠于自己,对对方也公平。”晓宁说。

晓宁指控的是知名公益人雷闯。雷闯是公益倡导领域的行动与实践者,公益组织“亿友公益”发起人。据公开信息显示,雷还是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

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持续以多种方式公开呼吁社会消除乙肝歧视和偏见,营造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的就学就业等机会。

“这是一个很棒的人”,当时20岁的晓宁认为。高中时期,晓宁便知道雷闯这个名字,因为他近乎行为艺术的公益行动。徒步前,晓宁参加了雷闯发起的给总理寄信活动,以呼吁乙肝药物降价。自此晓宁认识了乙肝群体,看到他们所遭遇的歧视,买不起药的种种困境。她信任雷闯这个年轻的公益领袖。

2015年雷闯发起的益行徒步自内蒙古启程,徒步500公里至北京卫生计划委员会,呼吁乙肝药物降价。晓宁独自一人坐硬座火车抵达内蒙古与队伍会合。事情发生在后期,进京前队伍分拨住宿,雷闯找到了晓宁同行。两人同行的路上,雷闯仅订了一间大床房,并解释“做公益的人都很穷,大家都是这样混着开房一起睡的”。事后,这句话被指“把公益圈黑惨了”。

本以为雷闯将守诺睡在地上,却在半夜掀开了晓宁的衣服。熟睡中,晓宁发现内衣已被解开,拒绝不成,她最后问了一句“没有安全措施不行。”雷闯掏出了单个的避孕套。“完蛋了”,晓宁感到无能为力。

2018年6月28日,她得知还有其他的受害者。“受不了”,晓宁决定让雷闯住手,不要更多受害者出现,她选择了公开,希望以此形式,唤起更多类似经历的受害者能站出来,警醒性侵者要赶紧收手。

“震惊”“崩溃”,晓宁的帖子经网络传播后,公益圈的人多少不愿相信。长期关注环保的广州公益人巴索风云第一时间致电雷闯,他想知道好友是否真的做了这件事。雷闯解释他知道晓宁状态一直不好,他们曾是恋人关系。“你到底有没有做这件事?”巴索风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电话那头回应看完文章后再回复。

7月23日中午,雷闯在朋友圈发布声明,承认指控真实并向女生道歉。他对自己行为表示忏悔,并考虑向警方自首。此外,他表示将不再担任亿友公益负责人,变更亿友公益法定代表人等。截止7月25日晚,雷闯未回应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提问。

“失望”,巴索风云称。他记得,认识雷闯时雷还是一名学生,虽不在一个领域工作,但多少因为社会议题聚在一起,为种种不公平发声。“为什么这个人价值观会不协调呢?”

2. 三年来第一次打赢

“去赎罪吧”,在这样的声音中,朋友们接受了雷闯的第一份声明。至于第二份,雷闯仅发给了媒体。在《关于雷闯事件的情况》一文中,雷闯解释在性侵事件前,自己多次示好而晓宁未予拒绝。事件后,他与晓宁发展为恋人关系,此后还同游杭州、重庆,并一直保持电话联系。

2018年7月23日晚间,晓宁通过微信公众号“广州性别中心”公开回应:事实胜于雄辩。她否认与雷闯之间的男女关系,“雷闯对外强调我是他‘自己的妹妹’,对我则强调‘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晓宁还得知了一个信息,“只能分开住”是雷闯单方说法。他们被要求分拨进入北京,然而并未要求大家分开住。2015年同在徒步队伍中的龙飞在朋友圈称,当时曾致电雷闯是否徒步队伍一起订房,雷闯称各自订房。由此出现了晓宁和雷闯单独住宿的情况。

如果说示好,晓宁回忆雷闯请吃冰淇淋,会喂给她;大家吃水果,雷闯会递过来一个剥好的。“可是我都拒绝了”,喂吃东西晓宁说自己来,雷闯将手搭至肩膀,晓宁则蹲下躲开。

事件发生后,晓宁与雷闯保持了一段不冷不热的关系。

“我只是很困惑。”2018年7月24日,晓宁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想)雷闯是公认的好人,一个好人对我做了这样的事,它是不是合理的?男生和女生的关系是不是就是这样的,雷闯对我做的便是世界的规则”。

晓宁不断地自我怀疑,甚至合理化性侵。但是,现实的反应很直接,晓宁打车遇到跟雷闯手机末位数字4414的车牌号,她会紧张;见到和雷闯穿相似衣服的路人,她也感到不适。

事件后,她删除了所有20岁以前的照片,却一直活在了20岁。原来六点起来跑步的自律能力没有了,90斤长到120斤,洗澡需要舍友提醒,她无法自我照料。

回校上课,看到电影中性伤害的画面,她会整个人呆住,“像块木头一样”;看到女生衣服上的图案与当天的床单一样,她会想起那个场景。医生告诉她,这是PTSD的闪回病症。

亿友公益组建的微信群中,支持雷闯者谩骂晓宁的话十分难听,甚至发起死亡诅咒。“对他人的痛苦没有想象力”,晓宁觉得他们无趣。三年来,这是第一次打赢的时刻,要承认自己是受害者这件事,是晓宁几年努力的结果。

“‘受害者’这三个字打出来也尤其痛苦,因为它让我面对的是雷闯和雷闯所代表的一切对我而言都幻灭了”。晓宁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自己不希望被记住一个被性侵的形象,而是一个勇敢推动反性骚扰机制的人。

该事件被称为公益圈反性侵行动的第二箭。

而第一箭触发是,2018年7月20日,曾在公益领域工作的李静(匿名)在朋友圈举报曾遭议事规则专家袁天鹏性侵未遂。

雷闯的好友雅琳(化名)第一时间建起了“反性骚扰&性侵机制关注与行动”微信群。她一直关注女性权益,没想到事件发生在好朋友身上,于是着手建立这样的讨论群,希望能借这样的方式将晓宁所说的机制建立起来。

不久,群里转发一则截屏,截屏中包括知名公益人、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在内大家一起讨论雷闯事件,其中称“不应道德谴责雷闯们”。邓飞此后再次在微博中详细阐述自己的意见,称雷闯所做的公益事业应予以肯定,而雷闯涉嫌犯的罪责应当承担。

这一言论引发了激烈抨击,部分公益人谴责其不顾受害女生的痛苦,现在就原谅“雷闯们”。

“太快了”,雅琳认为还未让其负起责任,便迅速原谅,无异于给这种行为一种庇护。

巴索风云提到,雷闯是在徒步过程中伤害他人的,那么他是否有利用公益活动让更多女生受到伤害,这不是人品失德,而是涉及刑事犯罪的问题。

3. 性骚扰不是事?

仅一天不到,公益圈性侵事件继续被点爆。

2018年7月23日晚,一篇实名“举报”性骚扰的帖子在朋友圈流传开来,其中描述“xiaozhang”的数次性骚扰事件。

7月24日早晨,环保领域的知名公益人冯永锋公开发文回应。冯永锋于2006年底,依托各地民间环保组织举办“自然大学”,人称“校长”。

“在我清醒的时候,‘性骚扰’肯定不会发生。但酒有时候会毁掉我的防线,导致我去伤害一些女性。”文中冯永锋将性骚扰主要原因归结为酒后冲动,文末的日期也错误地标注为7月25日。一小时后,文章删除再更正为《是的,我承认,性骚扰是我欲望太邪恶,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冯永锋的辩解过程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新媒体女性网络负责人李思磐感到意外。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些年一直在做性别倡导,但公益圈很多人拒绝改变。

李思磐意识到,这一困境和公益圈目前的结构有关系。公益领域女性从业人员不少,但男性相对比较有资源。国内基金会影响力日益增大,但在性别平等方面,却没有借鉴国外基金会的做法,将性别平等纳入核心项目,并将其作为价值和评价的标准。

“中国传统的男权思想比较严重,加上传统的江湖习气,许多男性对性骚扰不以为然。”中国社会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知名公益领袖杨团在朋友圈表明态度,并积极推动多家基金会及社会组织联合建立相应的反性骚扰机制。此时,有声音问:“这都什么事,有必要吗?”

杨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国际上对性骚扰的概念有明晰的规定、相应的机制,而在中国则异常缺乏。追溯根源在于中国的江湖文化影响至深,对社会中重要的人权、性别权利没有意识。

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发起人冯媛则分析,公益圈与其他行业发生的性侵犯事件一样,都反映了权力关系。“首先不平等的性别关系结构就让每一个男性都多少拥有性别特权;如果再有其他身份上的光环、职位或资源分配上的权力,性侵犯(包括性骚扰)就更容易施加”。

“雷闯是我信任的人,他的年龄经验、道德光环,都会让我更信任他。我受他指导,在这个徒步的过程中,我受他安排,这些都构成了权力关系。”晓宁如此回看。

“用公益之名而行恶的事情其实影响是更恶劣的”。巴索风云更正了他“不能强调公益圈”的想法,他认为公益圈性骚扰的伤害性更大,它的光环更容易让人降低警惕。

4. 反性侵机制急需建立

晓宁一度拒绝了多家主流媒体采访。她的理由是,不希望如履薄冰的中国公益没有出路,也不希望因此给中国公益带来巨大创伤。雷闯是曝光度高的草根英雄式的公益人,如此曝光,亿友公益的筹款将受到影响,也会波及公益行业形象。

可否通过公益组织理事会内部举报?晓宁想过这一办法。但理事会能在多大程度上信任一个没有切实证据的小姑娘的举报,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约束雷闯?这些她都没底。最终她放弃这条路,以朋友圈半公开的形式发文。

雷闯个人要做什么才能弥补你?来访的记者问晓宁。“无论他做什么,我都回不去三年前了。”

一个反性骚扰、反性侵的机制是晓宁期待的。她希望他人可以求助专门的独立委员会,而不是向“雷闯”的朋友们说这件事。行业如何自律,如何对发生性骚扰、性侵的机构及个人做出处罚,晓宁期待这个委员会届时能起作用。

7月23日下午,在乡村地区推进性别平等的绿芽基金会倡议设立行业反性骚扰机制,包括从员工入职阶段开始培养反性骚扰意识,当员工遭受性骚扰后,机构组建性骚扰响应小组,对性骚扰事件开展调查,为投诉人提供紧急庇护等数项可操作方案。南方周末记者从多家基金会获悉,他们已决定就反性骚扰展开内部培训,并尽快建立规章制度,以保护员工自身合法权益。

7月24日,爱佑慈善基金会发布公开声明,将停止资助冯永锋发起的源头爱好者环境研究所。文中称基于冯永锋的公开回应以及被明确的事实,依据双方所签订的资助协议中有关条款的约定,决议立即停止对研究所的资助。

另一边,源头爱好者环境研究所负责人称该机构与冯永锋无人事及财务关系,“爱佑这一做法是将个人行为与机构行为混为一谈”。

杨团认为,公益以组织化运作,个人行为与机构行为可做切割,雷闯声明不再担任亿友公益负责人是可行的。但如若机构负责人存在性骚扰问题,或机构内部未得到治理,基金会也可考虑停止资助。

2018年7月25日,爱佑慈善基金会回应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在决定停止这一资助前是经过了慎重的评估,目前对于北京市丰台区源头爱好者环境研究所的资助处于刚刚完成了上半年的资助、正在评估下半年是否资助的阶段,此时停止后续资助对机构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对于停止后续资助对机构不会造成重大影响的说法,源头爱好者环境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并不认同。

同期,广州性别教育中心则通过自媒体发起了《关于公益圈性骚扰事件的倡议信》联署活动,倡议内容包括正视性骚扰和侵害问题、加强公益行业性别平等、多元性别教育等。

“为什么公益圈的性侵事件好像来得比其他行业都更猛烈,我认为因为公益行业,大家都很强调平等的价值观,所以大家对于这些事更加不能容忍。”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性教育项目组负责人张新宇认为。

截至南方周末记者发稿时,反性侵行动已风波到公益圈外,有多位知名人士被卷入。


评论请前往 2049BBS.xyz已被墙

本站已被屏蔽,分享到墙内时请转本文的 GitHub 原始页面 “反性侵”猛击知名人士,黑名单还有多长,或者查看可直连的镜像 网站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处收录仅供存档研究,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