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们的青春往事 -叉烧往事
转自公众号“叉烧往事”。
没有人见冯小刚穿过短裤,夏天或运动时他也不穿,永远是一条长裤。有人问过他,这么热不穿短裤?冯小刚说:“不穿,不好看,就跟裤子外面插两根棍似的。”
当然,穿长裤也没有多好看。那年代裤子不修身,冯小刚又竿儿瘦,老远看像是一条裤子走过来,所以得一诨号——“冯裤子”。
第一个这么叫冯小刚的人,是王朔的大哥——叶京。不仅如此,叶京还拍了电视剧,按着冯小刚写了一号人物,让他再也没能摘掉这个外号。
有人和叶京说,你要是有冯小刚十分之一性格,就能成中国最大的腕儿。叶京嗤之以鼻:我太知道冯小刚那套是怎么回事了。
王朔和叶京是一个部队大院长起来的,俩人住上下楼,从小一起偷幼儿园的向日葵,在楼上往过路人身上吐痰玩。
小时候的王朔漂亮得像个姑娘,父母也按姑娘那么养他,给他穿裙子梳辫子。王朔老实乖巧,叶京小时候就能打能闹。王朔父母每天教导他,少跟姓叶的来往。
叶京、王朔的童年游戏就是无数次扮演革命电影中的片段,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英雄儿女》里那段:“我在,阵地就在,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在革命理想熏陶下,六十年代的北京小男孩有一个共同的梦想——第三次世界大战。待战争硝烟弥漫时,自己冲上去堵枪眼、炸碉堡,像英雄一样死去。再不济就是走出中国,去解救那些深陷资本主义泥潭的苦难人民。
然而现实一片苦闷,没有战争,也没有人可以拯救。浪漫理想在胸中激荡,憋久了,就发展成暴力行为。那年头,最流行的活动就是打架。
所有人受的都是集体主义教育,一个人出了事,全院子都不会袖手旁观。七十年代,北京的街头胡同经常有人“碴架”,两伙人骑着“二八大杠”赶往约定地点,接着就是一场恶战,挨板砖刀子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其中打出名气的,除了外地的“小混蛋”,就是叶京和他的大哥“夜猫子”。
叶京的院子有三四百孩子,隔壁海军大院有上千,但每次交锋都是一小撮绿衣服的追着一群蓝衣服的打,叶家兄弟更是一个打十个,后来海军院的见了姓叶的就跑。
类似战争英雄,叶京和“夜猫子”是当时青年的偶像。王朔也跟着崇拜,认两人是自己的大哥。
因为打架,叶京在社会上的名声不好,进部队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叶京的父亲自尊心很强,拉不下面子求人,最后还是他的母亲出面。
叶京进了坦克师,成为坦克兵。当时冯小刚也在坦克师,因为会画画,进了宣传队。不过两人不是一个圈子,一直没说过话。
宣传部不熄灯,在部队,冯小刚度过了最自由的一段时光,每天除了画画就是四处看姑娘。叶京则完全是另一番样子。
接收叶京的团长顶了很大的雷,担心他毁了部队的声誉,一直考验他。叶京为了证明自己玩儿命表现。
叶京从小打篮球就有名,不到一米八的个子可以原地起跳扣篮。刚好部队喜欢体育尖子,那会儿打了一场新兵联赛,场上几个一米九几的人投篮,叶京跳起来哐哐盖帽儿。营长看完乐坏了,说:“这兵我要定了,谁也不许要走。”
叶京憋着劲要干出点样子,他每天跟农村来的新兵比勤奋,凌晨起床去厕所掏粪。为了军事训练,叶京一晚上一晚上不睡觉,穿着军裤衩,光着膀子在四十多度的坦克里面演练。
在部队的三年,叶京是全师坦克射击第一,还发挥能打的特长,拿了全军比武第一。
从部队回来,负责转业安置的见了叶京的档案眼睛都直了,直接给他推荐到海淀当政府干部。
同时期的王朔去青岛,进海军当了操舵兵。王朔没有野心,安心做了卫生员。复员回京后,王朔进了医药公司,卖生理盐水和葡萄糖。
单位领导给王朔下死任务,让他卖滞销货。王朔烦得不行,一下班就和叶京混在一起。
叶京闲不住,上着班还和朋友去广东,带回来一堆墨镜、收录机、喇叭裤在北京卖。王朔干的就是销售,嘴皮子又灵,叶京五块钱进的电子表,王朔卖八十五,卖完两人就去涮羊肉。
当时“倒买倒卖”是非法行为,叶京被盯上了。因为不知道叶京长相,公安局没法抓人。叶京的父亲主动送了照片,还保证儿子回家一定缉拿归案。
1983年“严打”, 叶京因投机倒把被抓,审查半年。
监狱里面一天两顿饭,上午10点钟吃一顿窝头,没啥油水。倒霉的是隔壁就是海淀食品厂,叶京每天饿得不行,还要闻着奶油巧克力蛋糕的香味。
监狱里有一个小天窗,叶京每天看着窗外一群鸽子带着哨飞过去,他感慨:“人生失去自由真是比什么都痛苦。”
审查结束,叶京又在单位熬了半年,决定不干了。他没想清楚自由是什么,但单位里人浮于事,对领导要百依百顺的日子他实在过不下去了。
当时还没有辞职的说法,政府干部自愿不上班了,这件事太过离奇,还引起了一阵讨论。
回家那天,叶京父亲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家可不能养你啊,你不能坐在家里吃闲饭啊。”
叶京父亲是老革命,一辈子没低过头,抗战时候日本鬼子还给他跪过。知道叶京扔了铁饭碗,老爷子噗通给他跪下了。
离开单位,叶京又干起老本行。他去广州进了一堆漂亮衣服,装在包里去西单截小姑娘,像卖黄色碟片那样,有人感兴趣就拉去胡同里交钱。当时的北京土到掉渣,很多小姑娘都对他的衣服感兴趣。
也是因为这些事,叶京把按部就班的王朔拉下了水。
公安局找不着叶京,总去王朔单位打听。那年代风气紧,一个人要是被认为和流氓倒爷有联系,工作就没法干了。
王朔说:“我他妈不想给单位卖命,我得找到我自己内心的自由。”他和叶京前后脚离开单位。回到家,父亲冲王朔大喊:“滚!这个家不留你!”
这句话王朔记了一辈子,每次想起那个“滚”字都会伤心。
被家里撵出来那天,王朔和叶京进了饭馆,聊起父母和前途,两人感到满心的悲伤和迷茫。
为谋生计,叶京在五棵松附近开了个川菜馆,叫天府酒家。开饭馆要有三个法人代表,而且都要无业,王朔很符合,加上他是个二级厨子,跟着开饭馆再合适不过。
王朔开始写小说,下了猛劲,中指第一指节被笔磨下去一块。因为家里不给饭,每天就去叶京的馆子吃。
天府酒家生意相当红火,每天的营业额能达到三百多,最多的时候五百多。饭馆开了一年多,每个人都挣了一两万,在当时算是大钱。钱是挣了,但几个人没有社会地位。那年代个体户是进过局子和没出路的人做的事。
开饭馆的那些日子,叶京的父亲没认过他。叶京每天骑着三轮车去市场买菜,总是压低帽檐,生怕遇见以前的熟人。
两个长期处在中心的人突然失了地位。叶京发狠说自己必须成为人上人。王朔说:“我写小说,要成名、成家、成腕儿。”
冯小刚
冯小刚父母在他很小时就离婚了。他妈妈是印刷厂的保健医生,身体不好,一个人拉扯着冯小刚和他姐姐。
妈妈跟冯小刚说:“孩子,你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替你尝尽了,你有出息,我的罪就没有白受。”
1984年,部队精简整编,26岁的冯小刚转业,去城建开发总公司工会当宣传干事。那段日子冯小刚经常跟工友提着暖壶去打啤酒,每天惦记着和女孩儿跳贴面舞。业余还搞些文艺生活,隔三岔五跑去听一场音乐会。没多久,领导看他不顺眼,要把他打发到库房去。
如果没有郑晓龙,冯小刚可能真去看仓库了。
冯小刚不是一般人,遇贵人的方式也很奇葩。有天冯小刚去医院找朋友,被一个女孩迷住了。他说:“这女的挺漂亮的,还会抽烟,真有个性。”冯小刚准备追她,托人打听一圈,得知是郑晓龙的妻子,吓了一跳。
郑晓龙当时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想进中心,都要通过他。冯小刚放弃姑娘,转攻郑晓龙。他没钱,巴结郑晓龙的方式就是聊天,谈自己的理想。多年以后,郑晓龙仍然记得冯小刚的理想:在路边盖一个炮楼,收过路费,然后把花姑娘通通拉进来。
郑晓龙没见过这么会说的人,加上冯小刚会画画,就把他调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说是美工,其实是打杂跑腿,加上形象原因,没人拿冯小刚当回事。
拍摄《凯旋在子夜》时,有人拿冯小刚的长相开玩笑:“瘦小干瘪、外加一排大门牙,不演个越南军官太可惜了。”冯小刚立马换衣服客串了一把。
1985年,郑晓龙在片场导戏,休息时看了一本文学杂志,边看边笑,嘴里还骂着:真他妈孙子。冯小刚凑了上来,问谁把您乐成这样。郑晓龙说:王朔,我一哥们儿。
冯小刚接过杂志一看,《浮出海面》,是王朔写自己与沈旭佳的情感生活。
后来,冯小刚又看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有机会就在郑晓龙面前夸王朔,希望能引荐自己认识认识。
当时这本书出版,很多人受不了,觉得王朔流氓,有人在《啄木鸟》上撰文,说王朔笔下的男主角没有任何正面的社会意义。
有个女编辑说:“我可不敢跟王朔约稿,我去了他要是强奸我怎么办?”王朔听了说:“她怎么那么瞧得起自己呀?”
198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王朔和郑晓龙到了冯小刚的住处。冯小刚上来就把王朔一顿猛夸。王朔看起来口无遮拦,但内心还是个腼腆的人,冯小刚一串好话把他夸得不知所措,一直尴尬地微笑。
冯小刚做了一桌菜招待他俩,从那以后,冯小刚就王老师长、王老师短地叫着。多年后回想认识王朔的这段经历,冯小刚说:抬头望见北斗星。进入王朔的圈子,其他人都是大院出身,普通出身的冯小刚一直在饭局末席。
那时,冯小刚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你每说一句话,不是你自己高不高兴,是要知道人家高不高兴,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取悦他人的程度。”
影视
因为王朔写小说,天府酒家都是叶京盯着。做久了,叶京觉得没意思,一天净跟顾客打架。隔几天就要打一次,基本都是叶京先动的手。有一回碰上一个会武术的河南人,跟叶京说:俺跟恁会会。
饭店开腻了,叶京开始经商,去了广州、深圳,还把生意做到了新疆。
刚开始做生意,叶京对所有人都客气,但那些老板觉得他好欺负,欠钱压货还每次给他甩脸。叶京拉下脸,养活一帮人天天去追款。他说:“那些老板以前见我如见空气,现在反而哈着我,恭恭敬敬的。”
后来,只要叶京一电话,第二天就能把钱要回来。
那些日子叶京过手的钱超过了千万,但他厌倦了那个行当。
1988年,王朔的小说《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浮出水面》和《橡皮人》全部被拍成电视搬上银幕。很多媒体把这一年称为“王朔年”。
那年冬天,王朔请叶京一块去看叶大鹰导演的《大喘气》,也是根据他小说改的。天下着大雪,叶京开车拉着王朔。去影院的路上,王朔跟叶京说:“中国电影,哥们儿现在平趟。”
1989年初,马未都、王朔、莫言、海岩、苏童、刘恒、刘震云、魏人、史铁生等人在北京成立了“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开始市场化生产、出售影视作品。王朔是法人兼理事长,马未都是秘书长。
第二年,郑晓龙策划,王朔参与编剧的《渴望》大火。
那以前,大家一直认为影视比文学低级,《渴望》火了之后,电视剧热潮兴起,王朔转了写作方向,改写电视剧。
他说:“1991年前我是个职业写作者,1991年之后我基本上就是一个放任的态度。”
1991年,“海马影视创作室”主力阵容开始写《编辑部的故事》,剧本写完后,送了好几次才过审,正要开拍,突然发现剧本丢了,没人愿意再重来一遍。
冯小刚找到王朔,说希望能一起把这个本子弄完。那时候冯小刚对王朔的小说倒背如流,写出的电视剧和王朔真假难辨。
郑晓龙评价冯小刚说:“在编剧上冯小刚比王朔不同的是,王朔的语言中暗含着珠玑,暗含着思想。而冯小刚呢就比较在嘴皮上下工夫,比较贫嘴。他长项是有悟性,弱项是有时缺乏思想。”
革命那一代人,经历过延安整风和反右文革,活得好的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人, 思想都挺顽固的。
“叶京父亲是老革命,一辈子没低过头,抗战时候日本鬼子还给他跪过。知道叶京扔了铁饭碗,老爷子噗通给他跪下了。”
日本鬼子给他跪过??? 中共有几个这样的抗日的? 里面有些戏说太滑稽了。
另外,像叶京这种要是没背景,估计严打就直接枪毙, 他们的生活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