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浙江基层管理者分享合村并居多年工作经验
这个问题居然在知乎上这么火,我作为一个曾经并且现在依然从事相关工作的浙江人感到比较意外,因为合村并居这个事明显是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基础,学习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这类项目以前叫新农村建设,两新工程,等等等等,在浙江已经开展了多年,有过不少成功经验,即使是最新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在浙江也已经开展了两年多了。
从很多回答来看,不得不很遗憾地说,虽然这两年山东相关部门来浙江学习考察过多次,但浙江经验是无法照搬到山东的很多地区的,而且在照搬的过程中,可能山东部分地区的实施出现了走样,背离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初衷。
我这里提出几个要点以供商榷:
1、合村并居也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也好,最终目的一是全面优化农村布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二是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充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背离了这个初衷,任何口号和行动都将失去意义。
2、自愿搬迁是合村并居的基础。对于不够富裕的地区,可以“合村”,但谨慎开展“并居”。只有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农民才会有强烈的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而背离这个意愿,仅仅靠强制性政策来推动合村并居,无论在资金保障还是工作推动上都是开展不下去的。这个,浙江在推动“两新工程”中有过深刻的教训。
3、建议以搬迁奖励为主要方式来引导和推进合村并居,谨慎使用拆迁方式来强行推进。当然,建新区建议采取拆迁方式为主。一方面,拆迁方式的成本是连浙北富裕地区都无法承受的,山东的农村到底有多富?另一方面,强行拆迁也必然违背了“并居”的自愿原则。
4、循序渐进,切忌搞大跃进式推进,试图一口气把农民赶上楼。不要只想着节地率而忽略了发展的客观规律。且不论高层安置在土地权属上存在合法性争议(高层公寓房安置到底是办理土地出让还是办理集体使用?如果出让,农民变城镇户口了吗?如果集体使用,是不是涉嫌小产权房?),以目前的地方财力和安置政策,农民上楼必然是普遍吃亏的。
浙江经验是在新社区,普遍采取联排房安置方式,这在实现“节地”的目的之外,同时也符合农民建新的意愿;如有自愿需求的,给予集镇区的高层公寓房安置。同时,谨慎布局村庄布点规划,合理安排新社区、保留点和撤并点,用新社区更好的人居环境、更全的配套设施、更便利的交通条件来引导村民自愿搬迁,坚决不搞强行撤并。不想搬的就留着,没关系的,等到经济条件上去了,看到新社区成规模了,成气候了,搬迁意愿会上去的。
5、适当提高搬迁奖励标准。要舍得在老百姓身上花钱,把更多实惠留给村民。虽然即使在浙江,搬迁奖励依然是不够村民用来建新房的,但之所以浙江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没有遇到太大抵触,一方面当然和浙江尤其浙北地区藏富于民间有关,另一方面是靠安居环境的大幅优化和改进来引导,最主要的还是舍得在搬迁奖励上投入资金。
6、对于土地承包权流转开展得不够普遍的地区,实际上是不具备“合居”条件的。怎么可能人搬进新社区“合居”了,同时又要到很远的承包田里耕作?根本就行不通。土地是否普遍流转,农民是不是还普遍需要自己下田种地,其实也跟当地的经济发达水平相关,所以这也是对上边第1点的一个补充:对于不够富裕的地区,可以在行政区划上予以“合村”,但必须谨慎开展“并居”。
最后还是得重提一句,“合村并居”是一个长远的、持续性的工程,它必然要符合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村民改善生活的基本意愿,符合“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所以必须慎之又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3313903/answer/1231415522
这篇文章说得很有道理。关键是不能政治指挥专业,用搞运动的方式搞民政。
我觉得这次山东出事,说到底还是地方财政的问题。补偿、基础设施、社区建设都是要真金白银砸进去的。钱不够的地方,政府就打着一边拆一边卖一边建的主意,一旦中间出了差错,资金链条跟不上,就出事了。
@J4ck410p3 #9
拿出“破产”这个词来给人营造心理氛围,成了标题党,不是搞科学研究的路子!
这篇文章本来就不是学术论文。贺是因为看到了合村并居中的诸多问题,为了农户的利益疾呼,希望阻止冒进风潮,所以标题会强调财政问题。至于合村并居是否会造成地方财政危机,往后观察罢。
乌有之乡这地方,我不想去;这篇文章,我更不想碰。文章受众不是我,也不是给这群反党反华的人拿来散播恐慌用的,所以我选择在这里澄清,就足够了。
我以前和另一位论坛上的网友讨论的时候说过,我不在乎对方的立场,可是我很在乎对方的讨论方式。
既然说到立场,贺在乌有之乡有专栏,是因为他算是属于“新左派”(乌有之乡是左派网站)。我本人不认同乌有之乡的总体政治倾向,但是我绝对不会因此拒绝看上面的内容。对于贺的文章,您如果只是看了一个平台的名称和几个段落,就下判断,说某某“之流”、“不想碰”;看到有批评政策的文章,不看内容是否合理,就诉诸动机,认为是为了“反党反华的人拿来散播恐慌用的”,那么您就是您所一直在批评的人。
我本来是希望严肃探讨这个问题的,但您这种讨论方式,我无话可说。您尽管回复我,不过我之后就此话题不回复您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