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部」顧城專刊
我 是 一 個 任 性 的 孩 子
——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 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 都習慣光明。
也許
我是被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
我希望
每一個時刻
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一隻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屬於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她沒有見過陰雲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顏色
她永遠看著我
永遠,看著
絕不會忽然掉過頭去
/
我想畫下遙遠的風景
畫下清晰的地平線和水波
畫下許許多多快樂的小河
畫下丘陵——
長滿淡淡的茸毛
我讓它們挨得很近
讓它們相愛
讓每一個默許
每一陣靜靜的春天激動
都成為一朵小花的生日
/
我還想畫下未來
我沒見過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畫下她秋天的風衣
畫下那些燃燒的燭火和楓葉
畫下許多因為愛她
而熄滅的心
畫下婚禮
畫下一個個早早醒來的節日——
上面貼著玻璃糖紙
和北方童話的插圖
/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我想塗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畫滿窗子
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
都習慣光明
我想畫下風
畫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嶺
畫下東方民族的渴望
畫下大海——
無邊無際愉快的聲音
/
最後,在紙角上
我還想畫下自己
畫下一隻樹熊
他坐在維多利亞深色的叢林里
坐在安安靜靜的樹枝上
發愣
他沒有家
沒有一顆留在遠處的心
他只有,許許多多
漿果一樣的夢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為什麼
我沒有領到蠟筆
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創痛
只有撕碎那一張張
心愛的白紙
讓它們去尋找蝴蝶
讓它們從今天消失
/
我是一個孩子
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唉,顾城是真有才,可是性格也是真悲剧。他的妻子,更悲剧。
随意用病理学来揣测不太好,但我始终怀疑顾有自闭症和抑郁症,而且没有遇到合适的心理医生,也没有接受恰当的治疗。
顾的一生,执着于追求没有阴霾的光明、不会逝去的至美、和无条件的爱情。有这种愿望没错,但一个人如果完全被直觉和本能所引领,挺危险的。
“我希望
每一個時刻
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一隻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
她沒有見過陰雲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顏色
她永遠看著我
永遠,看著
絕不會忽然掉過頭去
……
我想塗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畫滿窗子
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
都習慣光明”
多美的句子。怀着追求真善美愿望的人,很难不被触动。想到他的一生,又难免唏嘘。
讲顾城感情纠葛的文章:https://kknews.cc/news/gp3bq8y.html
顾的感情生活就是一团浆糊。他和妻子的关系早就出了很严重的问题,两个人却都没有能力解决。他的情人,反而是那个聪明果断的人。
顾的性格确实很特殊,他本身也极可能有心理问题,但他面临的困境在很多依赖性关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偏执,嫉妒,冲动,怨怼,自怜,期望和失望,自虐虐人,患得患失,等等。
爱情,如果让人变得越来越偏执、越来越痛苦,尤其是,脑子越来越不清楚,不要也罢。
“朦朧詩”問答(1981)
顧城(右一)和北島(左一)在1986年星星詩歌節。
問:最近,我看了有關“朦朧詩”的評論,有一些想法,希望你能對其中的一些問題,談談你個人的看法。
答:我非常願意。
問:首先你講講為什麼叫“朦朧詩”,它們比較共同的東西是什麼?
答:“朦朧詩”這個名字,很有民族風味,它的誕生也是合乎習慣的。其實,這個名字誕生的前幾年,它所“代表”的那類新詩就誕生了,只不過沒有受過正規的洗禮罷了。當人們開始註意這類新詩時,它已經度過壓抑的童年,進入了迅速成長的少年時期。它叫什麼名字呢?不同人從不同用度給它起了不同的名字;現代新詩、朦朧詩、古怪詩……後來,爭論爆發了,必須有一個通用的學名了,怎麼辦?傳統的辦法是折中,“朦朧詩”也就成了大號。
我和一些詩友們,一直就覺得“朦朧詩”的提法本身就朦朧。“朦朧”指什麼?按老說法是指近於“霧中看花”、“月迷津渡”的感受;按新理論是指詩的象徵性、暗示性、幽深的理念、迭加的印象、對潛意識的意識等等。這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僅僅指這些,就覺得還是沒有抓住這類新詩的主要特徵。這類新詩的主要特徵,還是真實——由客體的真實,趨向主體的真實,由被動的反映,傾向主動的創造。從根本上說,它不是朦朧.而是一種審美意識的蘇醒,一些領域正在逐漸清晰起來。
朦朧詩的基地——《今天》雜誌,1978年創刊。
問:據你說“這類新詩”的特點是“趨向主體真實和傾向主動創造”,“一些領域正在逐漸清晰起來”。可是,我卻聽到一些人說,它們的主要特點是難懂。你對“懂”“不懂”是怎麼認識的呢?
答:懂,說得文一點,就是理解。
我覺得對於詩和人的理解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是由作者和讀者兩方面來決定的。這兩方面,包括著許多內容,其中主要的有:審美的階段性、審美的方式(標準)、客觀的生活、主觀的天性、以及作者在表現瞬間的成效。
先說審美的階段性。
凡是懂點基本理論的人都知道,審美觀並不是一個鐵鑄的度量衡,它是一種隨著人類進步,個人成長而不斷發展的意識;作為人類來說,它是一條不斷擴展的河流;作為正常的個人來說,它是一棵不斷生長的樹木。
在我熱愛小人書的年代,也曾翻到過惠特曼的書。當時我很吃驚,這不是瘋子?說話前言不搭後語。那為什麼又印出來了?印的人也瘋了?那他媽媽也不管管他?可怕!可怕的東西並不少,魯迅和屈原也……好在他們都比我大,不歸我管,我繼續看我的小人書。
當然,後來漸漸理解了,從《小溪流的歌》到《長長的流水》;從歐·亨利到傑克·倫敦,到雨果、到羅曼·羅蘭、到泰戈爾……當我再看《離騷》和《草葉集》時,我震驚了,和小時候不同,是一種被徵服的震驚。
我去問過我的詩友們,發現也是一樣,每個人在一定時期,一定審美階段,都有一個到幾個偏愛的作品,這種偏愛是變化的,最後的喜愛對象,總是越來越趨向人類所共同承認的東西。而這些作品(除兒童文學外)並不是在上小學時,就能理解的。
這是正常現象。
除了審美的不同階段能造成“不懂”以外,不同的審美方式,不同的美學觀念也能造成理解上的距離,有些是屬於正常共存,有些則是“動亂年代”留下的實用主義意識。這種畸形意識,就是用我們民族傳統的審美觀念來衡量,也不能說是正常的。
在“四人幫”時期,人們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好像文藝只是印得漂亮點的政策說明書,是近乎於起掃盲作用的“多種形式”。詩呢?也變成了給社論裝韻腳的競賽活動。後來,好了些,從“四五”運動起,詩開始說真話,詩開始有了恢復和發展的可能。很快,在反映社會問題上,有了突破,詩有了某些獨立的社會價值,這是令人興奮的。但一切就到此為止了嗎?人,還有另外一些領域。在這些領域里,我們的祖先耕種過、收獲過,他們收獲的果實,已經在人類的太空上,變成了永恆的星星。但在前幾年,這些領域卻大半長滿了荒草。這些領域就是人的心理世界,偉大的自然界和人類還無法明確意識的未知世界。
這些領域需要重新開拓、擴展,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必須表現,於是,有了探求者。他們敬慕古代的詩星,卻沒有重復過去的耕耘方式,因為重復不是藝術勞動。他們帶著強烈的創造願望,表現著新一代的需要和理想。(所謂“朦朧詩”正是他們的表現方式之一。)
這就是我在前面所說的,一些領域正變得清晰起來。當然,在清晰的同時,一些讀者朦朧了。因為他們已經在不同程度上,習慣了用一種意識來要求作品,要求每個作品都對社會問題直接表態。如果沒有,他們就認為其中空洞無物了,這是對詩,對文藝功能的偏狹理解。詩的內涵如此多樣,如此豐富,以至於使人無法用一個難忘來概括它。詩的幻想天性決定了它永遠要開拓新的領域,建築新的精神世界。以不變應萬變的哲學,終究會成為歷史。
除了剛才所講的觀念性的東西以外,還有一些更直接屬於個人的東西,它們在詩的共鳴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們就是每個人的生活天性。這兩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對詩的具體需要。由於天性是個非常莫測的東西,我們今天就先繞過它,只講生活。
幾百封青年讀者給作者們的來信,提出和說明瞭問題。
為什麼喜歡所謂“朦朧詩”的大半是青年?
為什麼許多讀書並不很多的青年的心,會通過所謂“朦朧詩”在遙遠的地方共振?
完全是超現實的直覺嗎?不!更重要的,是一代青年的共同遭遇,共同面臨的現實,共同的理想追求。
當然,追求是要付出代價的,在荒地中尋找新路時,迎接你的荊棘將永遠多於花朵。生活是這樣,要作者學習創作的過程中,也是這樣。未知的一切和年齡都決定了,他將不斷在瞬間失敗,繞路、擱淺、觸礁、甚至永遠沉沒。沒有任何光榮可言,站在大陸上人人將嬉笑他們,親人們將痛苦。但是,一個民族必須有一些這樣的人去獻身,因為在這樣的人中,終究有一些會沿著同伴用失敗探明的航線,去發現新的大陸和天空。
從左至右:顧城、舒婷、謝燁、北島。
問:剛才聽了你對“懂”“不懂”的分析,好像明白了一些當前所謂“朦朧詩”的爭論。你不同意那種“對詩、對文藝功能的偏狹理解”,那麼,你對詩、對文藝的社會功能又是怎樣想的呢?
答:剛才我說了詩的內涵是多樣性的,所以我認為詩的社會功能也是多樣性的。我贊成有直接反映社會問題的政論詩,更喜歡創造性地表現靈魂和自然美的抒情詩。我以為一切真正美的詩,都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玫瑰和劍並不對立,鬥爭並不是目的,鬥爭是為了使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手段,從這方面講,劍是為了玫瑰。
我們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已經開始懂得:政治不能代替一切,物質也不能代替一切。一個民族要進步,不僅需要電子技術和科學管理,也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這其中包括建立現代的新型審美意識。美將不再是囚犯或奴隸,它將像日月一樣富有光輝;它將升上高空,去驅逐邪惡的陰影;它將通過藝術、詩的窗扇,去照亮蘇醒的或沉睡的人們的心靈。
為了下一代比我們更高大,我們需要更多、更大、更潔凈的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