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毒演变介绍 精读蝙蝠→mv1→H13→H3→H1

By sorrysorrysorry at 2020-02-29

https://m.weibo.cn/detail/4477094782028722#repost

关于那个台湾专家对于版纳园的论文的分析,其实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只看了图,没有看文章而导致的一次翻车事件。

先上论文链接:网页链接

在这篇论文中,最为直观的是论文配图1,其中又可分为ABCD四个小图。其中A代表的是单倍型的关系,B是单倍性大类/单倍群的分布,C是可能的病毒基因组演化途径,D是可能的病毒传播途径。

这里简单讲解一下单倍型。其实你可以看作核酸序列变化的一种情况。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会发生突变,比如一个原始序列ABCDEF,经过一段时间,变成了ABcDEF,这就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单倍型。不过,由于核酸一个碱基突变后,再重新突变回去的概率很低,因此大致可以视为碱基变化的情况可以被记录在序列上,由此可以判断不同突变的发生次序,进而判断序列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现在有几个序列:1ABCDEF、2ABcDEF、3ABCDeF、4AbcDEF、5ABCdeF、6ABcdeF序列,其实可以看出,如果确定1是祖先的话,那么它是依照1→2和3,3→5→6,2→4的样式演变的。

但是要指出一点,核酸的变化只能给出不同单倍型间的关系,但不能指出方向,因此确定祖先和方向十分重要。还是以上面的举例,如果确定3是祖先序列,则会变成3→5→6,3→1→2这样的形态。因此可见,确定根是很重要的。当然,这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更为复杂,依照算法的差异可能有不同的演变方式。

那么回过头来看图1。事实上,图1A中呈现的关系,尤其是从中间宿主mv1来的演化,其实是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演变过程,mv1→H13→H3→H1;或者mv1→H38→H3→H1。这是图2上部标红的论文内容。这点要指出,台湾专家一上来就说H38是祖先基因型,这个是主观臆断了(当然也可能是图上mv1到H13的线因为显示原因比较细的原因[二哈])

作者随后进行了论证,H13是深圳的病例,1月3日发病在武汉,4日返回深圳后就诊。因为确诊地点在深圳,因此被标记为了代表广东的深绿色。但是目前的问题在于在武汉内收集到的患者病毒核酸,都不具有H13这一单倍型。因此作者认为H13是最早被感染的,但是不能确定感染源(原文表述为医院或未知的共同病原)。

H13构成了单倍群A的核心。如果确定H13是祖先,那么可见它发展出了H3单倍型。H3单倍型经历了一次扩张,发展出了群B。而H3的一支进而发展出H1单倍型,这个就是武汉大爆发的单倍型,

那么,第二种情况,即mv1→H38→H3→H1可能吗?如果这样,意味着H13是从H3演变过来的,和上面的正好相反。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不太可能(图3),作者同时还论述了,H38其实起源于H3的一支,即那个美国人同样是在武汉被感染的。而且从时间上来说,这位美国第一例病人的发病时间(1月15日)也晚于深圳患者。

从论文作者的数据、论述以及流行病学时间看,H38单倍型更倾向于起源于武汉,只不过是转移到了美国而已。

其实在图1的C中,论文作者已经清晰的展现出了根据数据推测的病毒基因组演化途径,可见,用实线标注的演化途径表明了H13→H3→H38的过程。目前并没有更坚实证据证明mv1直接成为了H38.

此外,很多人认为“因为美国5个单倍型组全了,所以美国是病毒起源”。这个其实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误。美国多出来的一个单倍群,其实是单倍群D(图1B,大地图)。这个单倍群D是怎么来的呢?图1A中表现得很清楚,是在泰国的H1(同样也是我国输出的,大约1月12 日左右)演变成一个较广泛传播的单倍型H56,H56在澳大利亚生成了单倍群D,进而进入了美国、法国和我国台湾。这就是美国多出来的那个单倍群D的来源——依然是来自我国。

结论: 1 论文作者倾向于认为病毒的演变过程是:蝙蝠→mv1→H13→H3→H1。 2 尽管H38在序列上看似接近假定的祖先,但分析认为H38更有可能来源于H3。 3 美国多出来的单倍群D来源于H1在国外的演变。

#科学抗击疫情

精读, H1, mv1, H1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