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中國小農社會的基礎和基因

By 李五毛 at 2020-02-09

書記幹部,不懂得農業,只會鬥爭,而且都是以不事生產的遊民為主要成分,才會在井岡山一帶跟從毛澤東搶掠地主,美其名為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平均理想,其實動機是仇富和嫉富。

後來的事,不必細表。1949 年,中國先走錯這第一步,農業經濟管理崩潰,餓死幾千萬人。地主階級本來可以圈養知識分子,因為政治的文化,必定隨財富而茂盛。例如 17 世紀歐洲航海貿易發達,才產生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的奢華建築,中世紀的歐洲,就是沒有。

中國也一樣。江南和廣東,氣候溫和,桑麻魚米豐盛,衍生了吳越文化和嶺南文化,內陸則天府之國,有了蘇東坡。

這是中國農業經濟幾千年擁有維持和諧的基因、中國社會不必民主普選而可以穩定的理由。

當然,帝皇世家,一切是人治。但「帝力於我何有哉」,帝皇和文官,自知不懂農業管理;地主和農民,也自知不懂得治理國家大政。這兩套系統,其實親密合作,也互不干擾。即使時時出現昏庸的皇帝,文官也拚死進諫,於是民間的農民和地主,對於讀書人,非常尊重。因為希望他們讀書、進京考取功名之後,能輔助皇帝大政,政經融和,天下太平。

毛澤東卻以巨大的仇恨,摧毁了三千年穏定的這兩大支柱。加上 20 世紀開始,中國有了工業,但科舉制度沒有了,知識和大學開始普及。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企圖學習美國城市工業化之後中產階級的崛起,在農業之間,找一條憲政體制的出路。

但中國的國運惡劣,此時遇到蘇聯和馬克思列寧在中國傳播,以及日本時機極為惡劣的侵略。

中國的知識分子,又學藝未精,以為中國的剝削和貧富懸殊真的很嚴重,而不知道這一切是誇張的意識形態宣傳。

以後的事,人人知道。鄧小平復出,鼓吹發財,城市有了工業,又加上了今日的網絡、金融、資產泡沫複合的經濟系統。但幾千萬的黨員隊伍,本來就不事生產,卻一黨專政,權力執迷,不容新聞監督,也不許網絡言論自由,即全力投入貪污。

這個時候,卻「改革」回到「定位一尊」的天子舊制。但全國的經濟結構已經大變,土地農耕減少,變為房地產;農民入城,變為廉價勞工,中國變成了世界工廠。21 世紀,這個國家的出路,又在何處?

https://www.cup.com.hk/2019/08/23/chinese-society-foundation/

陶傑,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