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在美国接受电视采访 - 196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xrmTacOAA
国家档案馆-李光耀专访-国家安全委员会。 中央情报局。 (09/18/1947-12/04/1981)。 -这部电影是新加坡总理就越南战争和东南亚问题发表讲话时的采访录像。 -由IASL扫描仪Jeremy Baron复制的DVD。 -1967年-ARC 652377 / LI 263.2042
从思想影响力来说,李光耀很大程度上启发并说服了邓小平让中国走上和89之后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李光耀也在冷战的高峰时期坚定的反对共产主义扩张,促进了东西方政治人物相互理解,影响了越战局势,促进了两岸和解互通,以及促成了中共邓以后的各届领导人不断从新加坡模式中吸取灵感和经验。李光耀作为基辛格、查理芒格、历届美国总统等推崇备至的教师爷,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开拓了一条华人跟世界接轨、融贯中西的康庄大道。
李光耀无疑是一个巨人,今天所有试图在中华文化和西方文明之间探索新活法的人,都应该主动了解这位先驱者的思想和得失,站在他的肩膀上。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光耀的思想并没有在华人世界获得应有的影响力。这种被忽略和低估,源自被海峡两岸曾经的列宁主义政党文化对领袖的崇拜和香港今日的民主第一的意识形态挂帅导致。中共不愿让人知道改革开放其实是李光耀的点子,香港民主人士不愿意表扬一个独裁者。但是你如果忽略低估了李光耀,你可能因为失去一个重要的参考而后悔。
李光耀当年的风采,相信他的思维、眼界、口才、幽默足以让许多英雄人物黯然失色,或许你对他的生平和思想更有兴趣。
按照五毛的纪律,应该是不会批评李光耀的,毕竟李光耀曾说习近平是曼德拉式的人物,而习近平则称李光耀为资深导师。曼德拉式的人物目前看来不太像,但资深导师是确确实实的。
李光耀对中国文化的批判:中国文化中的崇古、方块字对创新和想象的抑制、政权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让中国不可能成为像美国那样靠原创发明驱动的国家。因此李光耀曾向中共领导人建议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任何知道中共民族主义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极端”建议显然不可能在中国大陆实施。但是,李光耀在新加坡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从而将新加坡从1959年建国之初人均GDP不敌非洲最穷国家的小港口变成了今天人均GDP超越美国的第一世界发达国家,也是亚洲商贸、金融和科技创新的中心。
李光耀的反思是否深刻呢?且不说中共真理部对中文常年腐蚀和扭曲,单单就一些基本概念上的模凌两可,都足以让很多知识人在错误概念或翻译之间晕头转向。比如,中文将civilization和politeness这两个毫不相干的词都翻译成“文明”,连周孝正这样的知识分子都会去纠正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应该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更不用说政治和社会领域将state, regime, country, nation等等几十个不同的概念统统翻译成国家,让中国人的思维如一团浆糊。
今天墙外的中国人,应该以李光耀为榜样,将英文作为第一语言,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将英文作为自己的基本思维方式,而将中文作为一种沟通的手段。李光耀用新加坡的成功典范向华人世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而全世界包括中国大陆的华人学者,尤其是人文、语言等方面的学者、学人,应当致力于将更多的英文词汇引入汉语,改变汉语词汇匮乏、大量恶性一词多用的恶劣现状,吸收香港、台湾的中文发展成果,吸收粤语、南方各地方言中的独特词汇概念进入日常和书面汉语交流词汇表。这样才能让汉语跟世界接轨,让华人的思维方式更加准确理性。
主贴中的专访视频仅仅是抛砖引玉,让大家认识李光耀,勾引大家去寻找李光耀。不是作为政治制度或意识形态认同站队这种低端人口的思维方式,而是作为菁英的个人参考与榜样。
真的没有网评员来评论……
我想问一下,那么如果是中文翻译英文,如何在简短的句式里确保意思的正确和简洁。本来就是两个体系的东西。各有优劣。我反而认为并不是,汉语限制了中国的科技发展。而是后来的统治阶级利用改造后的儒学,低智人民的后果。
我知道还有另外一个词【文化】。文化是近代从日本借鉴过来的词。英文里culture就仅仅有习俗那层的意思,动物学家甚至会研究群居动物的culture, 不同猴群或不同象群之间都有不同的culture。
中文不知道怎么的冒出来【有文化】意思就是受过教育的意思,很多时候英文翻译成中文就糊涂了。
@深圳湾 #9 官方可能翻译错了。civic 作为形容词表示 1 跟城镇市政府官方相关的东西,2 有点公民的意思。civic duty, civic pride, civic forum,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us/definition/english/civic
civic的词根来自拉丁语,是指给救了一个罗马公民生命的人的奖励。跟city, citizen都有点关系。总之是来自罗马城邦环境下的词语。【讲文明】从词根上能勉强牵扯过去,但实际生活和文字中的用法都是指遵守公共秩序之类的,跟英文本身代表的公民职责,公民荣誉,主人翁精神关系不太大。
@一株株 #8 英语的culture来自于法语,而法语的culture是有教育水平的意思的。 不仅如此,还有更原始的,种植的意思。 而英语却只“学”到了第4、5个意项。 culture n. f. nom féminin 1 Action de cultiver la terre. La culture des légumes. SYNONYME agriculture. 2 Terres cultivées. De vastes cultures. 3 Ensemble des connaissances acquises. Il a une grande culture. | Une culture scientifique, littéraire. SYNONYME éducation; instruction; savoir. 4 Modes d’action, de pensée, patrimoine d’un groupe social. La culture française. 5 Mentalité, philosophie des membres d’une organisation. La culture d’une entreprise. |
关于ultraman,判断他是否进入了英语词汇,可以看是否有人对这个词,使用英语的语法规则进行变化。 比如说复数ultramen,我搜索了一下,是有人这么用的。 关于地名,其实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法语中叫北京常常叫旧译Pékin(而不是标准的Beijing),对应的也有词语pékinois(北京的、北京人、狮子狗)。